巴瑶族-世界唯一没有国籍的民族,不许登上陆地,一辈子生活在水里,一口气憋13分,背后原因太无奈

- 01 -
唯一没有国籍的民族
在浩渺的地球家园中,有一个民族,他们没有国籍,终生漂泊在海洋之上,仿佛是大海的孩子,与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他们,就是被誉为“海洋游牧民族”的巴瑶族
 
他们没有固定的领土,没有固定的住所,只有一艘艘简陋的小船,随着海浪漂泊,气候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轨迹。
 
他们像一群光明正大的“黑户”,在这片蓝色星球上自由地生活。
 
 
关于巴瑶族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
 
他们的语言属于菲律宾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分支,这表明巴瑶族的起源可能与菲律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也有痕迹显示他们或许在300年前从廖内群岛迁移而来。
 
如今,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巴瑶人的一生,似乎都在与海洋为伴。
 
他们学习游泳和走路、说话是同时进行的,甚至比学走路更重要。
 
 
 
- 02 -
唯一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在当今社会,手机几乎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然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却与众不同,那就是巴瑶族。
 
他们仿佛与现代社会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与大海共舞的自由。
 
巴瑶,这个名字在马来语中寓意为“海上之民”,他们多数以潜海捕鱼为生,被赞誉为“海上吉普赛人”,也被认为是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
 
他们生活在沙巴州西海岸,精于策马,也有“东方牛仔”的美誉。
 
 
巴瑶人的生活与陆地似乎格格不入,他们的一生很少踏上陆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漂在海上。
 
对于他们来说,海即是家,水就是日常。
 
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游泳和潜水,这几乎成为了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大人们出海捕鱼时,孩子们就在旁边潜水玩耍,水对于他们来说,就像陆地一样熟悉和亲切。
 
 
更令人惊叹的是,巴瑶人可以在不带任何潜水装备的情况下,一口气在水下行动长达13分钟之久。
 
经过专家研究,发现巴瑶人的脾脏比常人增大了50%左右,当机体氧供应减少时,脾脏会收缩将储存的富氧红细胞液释放入血,为人体供氧。
 
此外,由于常年潜水,他们的视网膜也发生退化,使得他们在水下的视力比陆地上更加敏锐。
 
然而,这些“超进化”的生理特征都是为了生存而被迫适应的结果。
 
巴瑶人生活在海上,潜水是他们获取食物和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为了减少潜水时的痛苦,他们甚至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戳破耳膜
 
而在长时间的阳光暴晒下,他们的皮肤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看似微不足道的皮肤病,对于他们来说却可能是生命的威胁,因为他们没有国籍,就医十分不便。
 
 
时间在巴瑶人的生活中似乎失去了具体的意义,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手机支付,过着简单而原始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需要知道明天会怎样,只需要关注当下的每一刻,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个神秘的民族,未来的命运如何无人知晓。
 
或许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选择,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和自由。
 
 
- 03 -
漂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民族
他们生活在那如同仙境般的海湾里,一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宛如海上的风,自由翱翔。
 
然而,那看似完美的海域生活,其实却如同悬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一线。
 
尽管他们拥有着发达的海上贸易和自给性渔业,能够乘着简陋的“lepa-lepa”水上交通工具,往返于各国之间进行捕捞作业。
 
他们甚至会使用自制的土火药,在海里引爆以收获更多的海产。
 
 
那些终身漂泊在海上的巴瑶人,条件好一点的,选择在海上安家。
 
他们在海上搭建起高高的木屋,然而,由于木头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变得不结实,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搬家。
 
 
而条件差一点的,只能一家子都住在lepa-lepa上,一个家庭住一条船,几个家庭组成一个船队,一同远洋捕捞。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才会把船停靠在岸边家族专属的固定地点,踏上陆地。
 
但他们的活动范围绝对不能超出停船点的方圆40公里范围。
 
 
然而,由于没有国籍,他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边界冲突。
 
为了避免冲突以及对海域资源的保护,一些国家已经强制他们必须回到陆地生活。
 
 
迫不得已之下,许多巴瑶人搬到了海边的村子里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陆地是陌生的,是充满挑战的。
 
从海上到陆地,他们时常会感到头晕眼花,仿佛迷失了方向。而与社会的脱节、贫穷落后的认知也使他们经常受到周边居民的歧视。
 
 
这个神秘的民族,未来的命运如何无人知晓。
 
但或许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尊重并保护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欢迎关注旧事网

www.jiushi.net

暂无评论
Avatar photo

路上的风景

发表评论